能夠接受外遇,並任其發展的人,多是對婚姻的認知有問題,並懷著僥倖的心理。
很多人之所以一頭扎進外遇中,並不是有多麼愛外遇中的那個人。
讓他們感興趣的、能刺激到他們的,只不過是那個過程和方式而已。
如此,說得絕情一些,外遇的對象是哪個人,這個人對他有多愛、兩個人可以保持親密關係多久,
並不是那樣重要。
演員陳道明曾說過:
「婚姻都會分散注意力,有其他的思想,但主要看你會不會付諸行動,有沒有自制力。」
生活,最忌諱的就是溫水煮青蛙。
你以為自己在外遇中可以全身而退,但習慣卻讓人產生惰性。
斷舍離的沾黏,使得外遇的感情就算是功成身退,也要掉一層皮,去一些精氣神。
偷過情的人,能夠全心全意回歸家庭嗎?
這是很多婚姻中的受害者,都在反覆思考的一個問題。
犯錯的人,認錯就行了,而被動的另一半,卻要在糾結和取捨中煎熬。
東野圭吾說過的:「在外面還能關心別人的男人,通常都有個幸福的家庭。」
像永盛徵信曾經的一位調查對象張先生一樣,
他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,案件結束後,他坦言自己並沒有刻意地去尋找外遇的感情,
可是隨著接觸的加深和一些曖昧的萌發,自己到最後卻主動地一步步走向危險。
對於自己現有的婚姻,他是不可能放棄的,也從未想過放棄。
但是,如果再遇到同樣的情況,自己也不知道是否能把持得住。
婚姻之外的感情,現在並不是男人的專利,有些已婚的女人也踏了進去,
而往往女人對待婚外的感情,會比男性更死心塌地一些。
另一為調查對象方小姐就是如此,
她在男人的追捧下迷失了方向,最初她後悔迷茫、膽戰心驚。
但卻一次次的妥協,直至最後欲罷不能。
感情的熱戀期過後,她越發地感受到男人的冷淡、敷衍,
也漸漸地認清的外遇的本質,從而選擇回歸家庭。
可是,曾經的經歷並不能一下抹去,在這漫長的歲月中,需要的是自己與自己的和解,
能夠真正地抵擋住誘惑和自己的心,才算是全心全意地回歸家庭。
很多人面對外遇出軌的另一半,不知該如何取捨,
直接拋棄,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和多年的感情;
選擇接受,卻也礙於情感上的打擊,接受無能。
遭遇過背叛的人,往往難以再信任對方,也難以認同對方會真心地回歸家庭。
所以首先,我們要看的是自己有沒有邁不過去的坎,
那種有情感「潔癖」的人,即使勉強自己一時接受了,到最後也會兩敗俱傷,以分手作為結局。
先要看看自己在心理上,是否能夠真正地接受,再談其他。
勉強、被迫的壓抑接受,遇到事情就去翻舊帳,
如此,完全喪失了信任,內心在不斷地自我折磨,不如分手。
如果確定了自己可以接受,可以調控自己的心態和情緒,要麼接下來就要關注兩點:
一看他對家庭的實際付出,二看他的人品秉性。
跳出外遇這件事來看,對方對家庭是否盡職盡責,是否承擔了他本該承擔的義務,
你在今後的生活中,是否還會依賴、需要對方的這種付出?
當然,如果家庭全是依靠被欺騙的一方一力承擔,那也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。
此外,背叛婚姻的人,在人品上一定是有缺陷的,這點毋庸置疑,
而我們需要考察的是他為人處世、秉性等其他方方面面。
人品、人性決定著他的懺悔,是真情還是假意,也決定著他再次犯錯的概率,
綜上,才可知,對方值不值你再給他一次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