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,都有歸屬的需求。
婚姻的穩定性,恰恰能滿足,大家這方面的心理需要。
對於相愛的人來說,從戀愛走進婚姻,兩個人的愛情才算得上是圓滿。
畢竟,在我們的認知裡,「有情人終成眷屬」就是一種圓滿。
結婚之後,婚姻變成夫妻倆的歸宿,在這份歸宿裡,兩個人能攜手一輩子嗎?
答案往往是未知的。
夫妻相愛的同時,也會伴隨著磨合的過程,與此同時,愛情中的新鮮感會逐漸缺失。
當分歧不斷增加,新奇感沒有了,兩個人婚姻還能堅持多久呢?
於是許多人,會認同這樣的說法:「婚姻,就是一座圍城。」
婚姻的起點,誰不是懷著幸福的期待呢?
若是某一天,大家發現,婚姻就像是一座城牆,將自己困住了,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,一些人難免會變得厭倦。
甚至,有些人會希望,在婚姻之外找到新鮮感。
一旦遇到了誘惑,這些人就會情不自禁陷入情感的泥潭裡。
在他們看來,自己的婚姻糟糕透了,夫妻之間的感情早已消耗一空。
而婚姻之外的緣分,卻讓自己找到了昔日戀愛的感覺。
可這種感情,真的是愛情嗎?
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觀點,婚姻之外遇到的「緣分」,不過是一種劫難,這種感情,可以用這九個字來概括,那就是:
「發於性,持於情,止於利。」
那麼,我們如何理解這句話呢?
發於性,是多巴胺在作祟。
每一段感情,都會進入平淡期。
對於許多夫妻來說,大家在幸福中牽手,繼而組建了家庭。
但是,婚姻中依舊有挑戰,並不是成為了夫妻,雙方就能守住愛情的初衷。
畢竟人心最難揣測,感情的走向也是未知的,能不能通過考驗,還需要時間來驗證。
當夫妻,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,不僅感情會變淡,現實中的壓力也會接踵而至。
尤其到了人生的中年,大家會處於「上有老、下有小」的狀態,婚姻的厭倦,以及生活的壓力,讓人避無可避。
夫妻之間的溝通,可能會因此減少了。
對於一些人來說,之所以會選擇婚姻之外的感情,是因為片刻的歡愉中,讓他們暫時放下了壓力,獵奇的心理獲得了滿足。
平淡的生活,猶如湖面一樣泛起了漣漪。
而從愛情心理學上看,大家之所以有這種感覺,只是因為那種刺激的感覺,促使多巴胺分泌,從而讓大家產生怦然心動的感覺。
事實上,這並不是愛情。
持於情,總感覺這是愛情。
愛情,是美好的,單身的時候,大家懷著幸福的希冀,想要遇到命中注定的人。
在談情說愛的日子裡,我們可以花前月下,也可以吟詩作畫,努力將愛情,渲染成最為浪漫的東西。
大家總以為,這樣的狀態會持續下去。
但是,隨著時光荏苒,我們卻會發現,昔日的美好逐漸消失不見了,取而代之的,是生活的現實,以及另一半的缺點放大化。
於是一些人,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,還會得出這樣的結論:愛情走遠了。
當這些人在婚姻外,遇到了示好的異性,那種浪漫的感覺,會重新縈繞在心頭,於是他們誤以為,婚外情才是真愛。
在這種誤解的影響下,大家可能會陷入糾纏的狀態裡。
一邊是自己的婚姻生活,愛情似乎消失了;一邊是婚姻之外的感情,感情的種子萌發了。
甚至一些朋友,索性放棄了婚姻,選擇了別人,這些朋友以為,自己重新遇到了真愛,
事實上,不過是自己的錯覺罷了。
止於利,經不住利益考驗。
有句老話說:人心隔著肚皮。
即便在情感生活中,我們也會遇到別有用心的人。
對方靠近你,並不是真的愛你,只是懷著自利的目的,想要從你那裡得到好處罷了,
若是目的實現了,那個人就會離你而去了。
所以你說,「婚外情」是愛?別天真了。
婚姻之外,遇到了對你示好的異性,其實是劫不是緣。
特別對於中年人來說,異性之所以靠近你,多半是帶著目的。
要知道,經過一番摸爬滾打,你才獲得職場上的成就,才擁有穩定的婚姻生活。
若是選擇錯了,大家不僅會身敗名裂,還會面臨眾叛親離的結局,
猶如《好久不見》中的賀文華,背叛婚姻之後,落得個人財兩失的下場。
利益面前,感情是真是假,很快就分辨出來了。
生活中不乏這樣的案例,不談利益的時候,兩個人以愛情的名義相處,不惜背叛自己的婚姻,傷害在乎自己的人。
而當權衡利弊的時候,多少的婚外情,能夠通過考驗呢?
要知道,有緣方能牽手,兩個人能成為夫妻,往往更加難得。
在談婚論嫁前,大家就要有這樣的意識:
婚姻生活會轉淡,能夠安守歲月靜好的時光,才能做一輩子的夫妻,只有理解婚姻的真諦,才能守得住餘生的幸福。
如若你的婚姻生活,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,夫妻之間的感情疏遠了,大家不妨想想初衷,一起追憶那些美好的過往,將有利於感情的修復。
真的不要隨便嘗試偷吃,背叛婚姻的結果,只會失去那個真正在乎你的人。
婚姻外,真的有愛情可言?別被你的錯覺影響了。